依托中英兩國科技合作項目,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火箭院”)與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、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、英國思克萊德大學、盧瑟福實驗室、哈伯-亞當斯大學等5家科研機構聯合開發自主耕作導航機器人,用于稻田、蒜田的土壤檢測、作物生理檢測、病蟲害檢測。
作為世界第一大農業國,隨著近年來工業的興起,我國大批農耕人員進城務工,農業勞動力越來越少,費用也越來越高。與此同時,我國雖擁有悠久的耕種歷史,但是農業精準度不高,過量施肥與噴灑農藥等現象嚴重,造成土壤板結、環境污染等問題,并且這種生產模式帶來農業成本日益增加,生產出的農產品品質也已無法滿足當前消費者需求。
該項目參與人員曾發介紹,要破解這一問題,必須實施精準農業,提高農業精準度,首先要了解土壤和作物的特性,因地制宜,這就需要對它們進行采樣分析,檢測土壤成分,作物生理狀態、病蟲害分布等。但是這個工作量非常大,人工成本太高。
為此,在火箭院與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、英國思克萊德大學聯合開發農業機器人AgriRover、AgriSense的基礎上,火箭院聯合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、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3個單位以及5家英國科研機構開發自主耕作導航機器人,并開展應用研究,針對稻田、蒜田開展土壤檢測、作物生理檢測、病蟲害檢測,利用信息化手段,實現精準施肥和植保,節省耕種成本,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,提高特色農產品產業供應鏈價值。
△土壤檢測機器人
合作中,雙方將聯合山東農業大學等農業優勢單位,針對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需求,依托火箭院、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在無人機、物聯網、衛星遙感和系統集成等上的優勢技術,以及火箭院在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方面的技術優勢,完成自主導航農業機器人的研制與改進,機器人作業平臺的開發,設計土壤采樣機械臂、植物生理檢測機械臂,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農業信息采集和智能決策系統,并進行農業機器人應用示范。英國科研機構將發揮其UGV 平臺技術和農業機器人技術優勢,完成機器人圖紙設計。
各方將以農業機器人為基礎,共同提高全產業鏈的精準化投入、標準化生產、市場價格預測等精準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務水平,提升農業供應鏈價值。
|
網友評論
文明上網理性發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